近年來
市面上打著“降低度數(shù)”“恢復視力”等
旗號的產(chǎn)品層出不窮
這些違法違規(guī)的商業(yè)營銷宣傳行為
不僅嚴重誤導近視兒童青少年和家長
更威脅著兒童青少年視力健康
日前,市場監(jiān)管總局發(fā)布《關于開展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產(chǎn)品違法違規(guī)商業(yè)營銷宣傳專項整治行動的通知》。
通知指出,將嚴厲打擊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產(chǎn)品虛假違法營銷宣傳行為。
在目前醫(yī)療技術條件下,近視不能治愈。各地市場監(jiān)管部門要依法從嚴查處使用“康復”“恢復”“降低度數(shù)”“近視治愈”“近視克星”“度數(shù)修復”等誤導性表述對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產(chǎn)品進行營銷宣傳的行為。
加大對冒用中醫(yī)藥名義或者假借中醫(yī)藥理論、技術進行營銷宣傳欺騙消費者行為的打擊力度。
嚴厲打擊使用患者名義或者形象進行診療前后效果對比或者作證明,以及宣傳診療效果或者對診療的安全性、功效做保證性承諾的虛假違法廣告。
當心白花錢還傷眼睛
近視的本質(zhì)是眼球的結構發(fā)生了變化,一旦出現(xiàn),目前沒有辦法能夠讓它恢復正常,大多數(shù)號稱“治療近視”“降低度數(shù)”“摘掉眼鏡”的宣傳都是騙人的。
那么,有哪些近視防控產(chǎn)品成為虛假違法營銷的“重災區(qū)”呢?小編為你列舉3種熱門產(chǎn)品 ↓↓
護眼貼
價格:30~50 元不等
效果:不能治療近視,最多緩解眼部疲勞。
護眼貼本質(zhì)上只接觸了眼球表面的皮膚,也就是眼瞼部分。而我們的眼球和眼瞼還有很遠的距離。
那眼貼里面的成分能滲透進眼睛嗎?
不能!如果隨便一種成分都能通過眼瞼進入眼睛,那眼瞼對眼睛的保護作用就太弱了。
另外,近視主要是眼軸相對角膜和晶狀體的折射能力而言太長了,眼貼只和眼球表面皮膚接觸,既不能改變角膜和晶狀體的形態(tài),也不能讓眼軸變短。
不過,護眼貼倒是有個不錯的“功能”,可以讓孩子的眼睛暫時遠離屏幕和書本,短時間休息一下。
單就針對近視而言,花錢買了個“閉眼休息大法”,你覺得值嗎?
護眼/矯正視力儀
價格:300~3000 元不等
效果:不能治療近視,短暫改善視疲勞。
矯正視力儀通常都包含了按摩功能和眼睛訓練功能,可能會出現(xiàn)一個迷惑人的現(xiàn)象:用完之后,孩子視力會短暫地“變好”。
但這并不意味著對于治療近視有效,而是利用了“裸眼視力 ≠ 近視度數(shù)”的小漏洞,投機取巧。
比如一個近視 300 度的孩子,摘掉眼鏡查裸眼視力,可能只有 0.3。但如果讓他適應幾天,都不戴眼睛,再去查裸眼視力,有可能就會有提升。
這是因為度數(shù)反應的是眼球的屈光狀態(tài),而視力是一個主觀的檢查,和多種因素相關,包括大腦對視覺圖像的處理能力等。
裸眼視力的提升并不代表近視度數(shù)下降。
還有些矯正視力儀器同時具有熱敷的功能,熱敷可以改善瞼板腺的油脂分泌,讓淚膜狀態(tài)變得好一點。
但這些作用,最多只能說是改善視疲勞,短時間提升裸眼視力,同樣不是真正的近視治療作用。
角膜塑形鏡
價格:1 萬元左右/年
效果:可以短時間改善視力,可以控制近視。
角膜塑形鏡,也叫 OK 鏡,是一種高透氧硬性隱形眼鏡。
由于鏡片特殊的反幾何設計,通過晚上睡覺的時候改變角膜形態(tài),使得和變長了的眼球重新匹配,從而達到不用戴框架眼鏡也能看得清楚。
但這依舊是暫時性的,不可能改變已經(jīng)近視的事實,通常需要每晚佩戴才能達到效果。
不過由于角膜塑形鏡直接與角膜接觸,存在感染等風險。所以,臨床上對于配戴都會有嚴格要求。
因此,如果再看到有產(chǎn)品違法宣傳“康復”“恢復”“降低度數(shù)”“近視治愈”的,家長們千萬別當“冤大頭”,要向有關部門勇敢舉報!
日常生活中,更重要的是讓孩子養(yǎng)成良好的用眼習慣,這才是對眼睛最好的保護。
近視防控“六字訣”
01樹遠見,防近視
視力發(fā)展關鍵期,自然饋贈須珍惜。
防控近視靠科學,大家一心齊努力。
學生成長有規(guī)律,學習健康創(chuàng)佳績。
健康行為促健康,終生受益同歡喜。
02 少視屏,多運動
視屏時間需控制,眼保健操心專注。
常用視力自測圖,眼睛健康牢記住。
中強運動一小時,愛眼健身不馬虎。
每周三次高強度,我的健康我做主。
03不挑食,保睡眠
食物種類宜多樣,三餐規(guī)律不挑食。
粗糧細糧巧搭配,蔬菜水果天天吃。
營養(yǎng)元素保視力,優(yōu)質(zhì)蛋白藏知識。
睡眠充足記憶好,吃動平衡增體質(zhì)。
04 親自然,護心窗
因地制宜強綠化,營造視覺好風光。
親子戶外共運動,目浴陽光眼明亮。
運動技能勤習練,終身鍛煉護心窗。
親近自然敞胸懷,積極思想心歡暢。
來源:首都教育、自國家市場監(jiān)管總局官網(wǎng)、丁香醫(yī)生、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