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兩天有媽媽在后臺跟我留言吐槽,說春天到了本來想著多帶孩子出去溜達溜達,為了怕紫外線曬傷寶寶,出門前都會給孩子涂上嬰兒專用的防曬霜,結果卻被婆婆怒斥了一頓!當時還以為是這位婆婆是不放心這么小就給孩子涂防曬霜,沒想到,她訓斥兒媳婦的理由居然是因為,婆婆相信曬太陽能補鈣,但一旦給孩子涂了防曬,太陽就相當于白曬了,到時候孩子缺鈣就長不高了!
今天芽芽媽就來科學地說下,曬太陽和補鈣到底有什么關系、防曬霜到底有什么影響。
曬太陽真的能補鈣嗎?
曬太陽補得其實不是鈣,而是促進維生素D的合成,維生素D能夠幫助身體吸收飲食中的鈣和磷酸鹽,這些礦物質(zhì)對骨骼、牙齒和肌肉的健康都很重要。
也就是說,如果沒有維生素D,補再多的鈣可能都是白補。所以,補鈣的根本其實是補維生素D。
缺乏維生素D可能會出現(xiàn)肌肉酸痛,肌肉無力和骨痛等癥狀。甚至會減少鈣的吸收,從而導致嬰兒生長緩慢,骨骼軟化和骨骼結構減弱,增加骨骼畸形,佝僂病和骨折的風險。
而獲取維生素D的方式只有兩種:膳食補充和曬太陽。陽光照射是獲取維生素D很好的途徑,但是卻不太實用。
要讓嬰兒通過陽光照射獲得足量的維生素D,不僅需要陽光充足、皮膚暴露范圍足夠,還要保證充足的光照時間。而這些都會受到當?shù)丶竟?jié)、居住緯度、環(huán)境污染等各方面因素的影響。
甚至有研究發(fā)現(xiàn),膚色也會影響維生素D的生成,通常皮膚較深的人有更多黑色素,有助于保護皮膚免收陽光的傷害,能夠吸收紫外線,抵御曬傷。但是,相對于皮膚較白的人,繼續(xù)需要更久的日照來獲取相同的維生素D。
所以,在各種不同的條件下,就很難統(tǒng)一要曬多久的太陽才能獲取到足夠量的維生素D。
而即使不考慮這些條件,也并不建議給寶寶曬天陽,嬰兒比較小,陽光中的高能藍光可以透過晶狀體到達嬰兒的視網(wǎng)膜,很可能會對嬰兒的視力造成一定影響。
即使在陽光下1天,嚴重得也會導致角膜燒傷,隨著時間的推移,日曬也會在以后的生活中引起白內(nèi)障(晶狀體混濁,導致視力模糊)。
防曬霜影響維生素D合成嗎?
防曬霜當中含有反射、吸收或散射陽光的物質(zhì),會降低紫外線對皮膚的傷害,一些研究表明SPF 30 或更高倍數(shù)的防曬霜,的確會減少95%-98%維生素D的產(chǎn)生。
但對嬰兒來說,皮膚較薄,黑色素不發(fā)達,皮膚更容易被灼傷。
美國兒科協(xié)會(AAP)建議:為了減少皮膚癌的日曬風險,建議6個月以下的嬰兒避免陽光直射,并用帽子和衣服來保護嬰兒。
即使對于稍大一點的兒童或青少年,防曬也是必須的。相對于無法獲取更多的維生素D來說,無保護的暴露在陽光下,紫外線(UV)會導致皮膚損傷,眼睛受損,免疫系統(tǒng)抑制和皮膚癌。
美國皮膚病學會(AAD)建議: 所有孩子,都要使用SPF為30或更高的防曬霜。無論你選擇什么防曬霜,都要確保它是廣譜的(防止UVA和UVB射線),如果孩子在水中或附近,則要用防水的防曬霜。 美國兒科學會(AAP)強烈認為: 所有兒童應盡可能遠離陽光直射,并在陽光下涂抹防曬霜,以避免長期暴曬風險,這可能導致皮膚癌。
而孩子一旦曬傷,通常會有刺痛感和灼熱感,這些癥狀在陽光照射幾個小時后會變得更糟。皮膚會變得發(fā)癢和緊繃。曬傷后約一周,曬傷的皮膚會開始剝落。期間不要劃傷或剝離松弛的皮膚,有皮膚有感染的風險。
孩子曬傷了怎么辦 1、給孩子進行涼爽(非冷)浴,或者在皮膚上輕輕涂抹涼爽濕潤的蘆薈膠,以幫助緩解疼痛和發(fā)熱。 2、給孩子服用布洛芬等抗炎藥或使用對乙酰氨基酚來緩解疼痛和瘙癢。 (不要給兒童或青少年服用阿司匹林。)非處方苯海拉明也可能有助于減少瘙癢和腫脹。 3、使用保濕霜來補充肌膚水分,治療瘙癢。對于2歲以上兒童更嚴重的曬傷區(qū)域,應涂一層薄薄的1%氫化可的松霜來幫助緩解疼痛。 (千萬不要使用基于石油的產(chǎn)品,因為它們防止逃逸多余的熱量和汗水。此外,避免含有苯佐卡因,這可能會導致皮膚過敏或過敏急救產(chǎn)品。)
所以,為了減少陽光對孩子皮膚的傷害,即使防曬霜的確會減少維生素D的生成,防曬霜也是必須的,甚至要盡量減少孩子在強光照下的戶外活動,以防止曬傷。
退一萬步說,即使涂了防曬,還是會合成一部分維生素D,再加上合理的膳食補充,孩子并不會“缺鈣”。
而給孩子選用防曬霜,最好選用一些清爽無油、刺激性較低的配方,能夠降低孩子肌膚的損傷。另外,在使用防曬時,建議先在寶寶耳后或手背上試用,確保安全不刺激后再大面積涂抹。
怎樣安全地獲取維生素D
研究表明,足月嬰兒出生后需補充維生素D 10 μg/d(400 IU),才能維持血清的正常水平,不至于出現(xiàn)臨床上維生素D缺乏的表現(xiàn)。
根據(jù)《中國居民膳食指南》中的建議,人乳中維生素含量低,全天泌乳總量中的維生素D不足2.5 μg,嬰兒并不能通過母乳獲得足量的維生素D。所以,嬰兒出生幾天后就應該每日補充400 IU(10 μg)的維生素D。
根據(jù)美國兒科協(xié)會(AAP)的建議,所有嬰兒和兒童在出生后不久應每天攝入最少400 IU(10 μg)的維生素D。 如果寶寶是純母乳喂養(yǎng)或混合喂養(yǎng): 出生不久后就要每天補充400IU(10 μg)的維生素D補充劑,補充應該持續(xù)到斷奶,并保持每天攝入至少1升的全脂奶。(12個月后不應使用全脂牛奶。) 如果寶寶喝配方奶: 由于市面上銷售的合乎國家標準的配方奶都含有至少400 IU / L(10 μg/L)的維生素D。因此,如果寶寶每天能夠飲用至少32盎司(1L)的配方奶,則不需要額外補充維生素D。
而對于1歲以上的兒童及青少年,每天則需要600 IU的維生素D。
之所以要額外補充維生素D,是因為天然食物中并無法獲得足量的維生素D,其中含有維生素D最多就是脂肪含量較高的魚和魚油,而這些并不太適合月齡較小的孩子吃。
而寶寶2歲左右,一日三餐可以更多的固體食物了,就可以通過日常的綜合飲食來獲取更多的維生素D。
而相對于維生素D來說,大多數(shù)嬰兒并不需要額外更多的補充鈣,母乳中的鈣含量就已經(jīng)能夠滿足嬰兒骨骼生長的需要,而對于稍大一些的孩子,也能夠很輕松地通過食物獲取足夠的鈣。
所以,相對曬太陽來說,通過飲食或補充劑來獲取維生素D,難度更小、可靠性更高。你知道該怎樣給孩子正確補鈣了嗎?